在巨大的奥运“蛋糕”面前,赞助商、独家供应商和供应商无疑将是市场的“宠儿”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商机无缘中小企业,在提供多样化服务和产品的丰富性上,中小企业同样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海底捞餐饮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张勇向《小康》记者表示,其实迎接奥运并不是一个点,这个点过去了,由此的行动就告一段落了,而是应该将奥运视作一个发展的平台,利用这次机会使海底捞既有的品牌在提高一个台阶。
张勇强调,高标准、人性化的服务一直都是海底捞得金字招牌,在奥运商机面前,这一特色更应该继续保持,为此,海底捞辞去了一系列的行动。为了让员工保持良好地金额服务状态,公司出台了一些人性化的薪酬制度,从而解除了员工的后顾之忧,在店面考核中。
海底捞餐饮以员工的工作激情而不是以经营利润作为评价的核心指标:创新人员提拔制度,提升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忠诚度,对员工的关怀从细节入手,实行人性化管理。张勇坚信,经过迎接去奥运的准备,海底捞会做得越来越好。
张勇表示,务实埋头做品牌一直是公司得以发展壮大的根本所在。尽管奥运期间将有500万境外游客来到中国,但张勇并不打算在期间做直接的宣传,海底捞有着自己的经营理念,那就是努力细致的继续作大自己的品牌,通过顾客之间的宣传来建立海底捞良好的口碑,而刻意的宣传未必能收到预想的效果。
尽管务实、低调,但海底捞并不是没有梦想,“走出国门是肯定的,只是早晚的问题。”张勇最后强调。
埋头做服务水平的提升不失为一个以不变应万便之道,目前不少深谙其道的商家正在服务品牌的塑造方面苦练内功。他们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提高,在奥运到来之时必定会产生应有的聚集效应。